地方争先出台刺激政策 钢铁市场的“救命稻草”
来源:思安新能源|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近期中央“微刺激”政策主导下,各个省份陆续出台各种稳增措施,其中,广东、海南、天津等5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达到7万多亿元;黑龙江最新公布了3000多亿元稳增长计划,加上之前几个省份公…
在近期中央“微刺激”政策主导下,各个省份陆续出台各种稳增措施,其中,广东、海南、天津等5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达到7万多亿元;黑龙江最新公布了3000多亿元稳增长计划,加上之前几个省份公布的计划,地方投资规模已超10万亿元。
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它对于钢铁市场有什么影响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这10万亿到底是微刺激还是强刺激?强刺激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的4万亿给人印象深刻,而随后钢铁市场的“起死回生”也与之密切相关。
什么是微刺激呢?微刺激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在4月份,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宣布过三大举措:一个是加快铁路建设,一个是小微企业减税,第三个是部署加强棚户区改造。后来媒体就把这些政策统统定义为“微刺激政策”。
其实微刺激也好,强刺激也好,区别不在数字大小。这次媒体讲到的10万亿大投资,跟以往“刺激”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十万亿是个存量,而不是增量。这是每年都有的投资,跟当年的四万亿有本质区别。
其次,这次的10万亿,应该带着不少水分,类似于地方政府出来的这些巨大数字,其实是对他们希望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央政府、以及境外吸引到的投资所作的乐观预测,压根就不是这些地方政府本身在未来几年计划支出的金额。这些数据应该是夸大的,这跟计划性的投资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是在钱的来源上,这次10万亿大投资依靠的是民间资本,并不是由政府财政主导,实际上,这些地方政府,正面临着财力下降和巨大债务,根本就没有钱来做这样的投资呢。最后,是在投资的方向上。这次的10万亿主要方向是民生工程,比如中西部铁路搭建和棚户区改造。
因此,可以说是这次的10万亿是属于微刺激,但更确切的说,更像是一种走在改革路上的投资。尽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实际上实体经济的增长点还在,只是缺乏改革措施,这种增长点没有激发出来,才让经济显得进入了一种低迷状态而已。而近期的10万亿,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这种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讲,它对钢铁市场确实有影响,但最多的还是体现在心态方面,比如说对市场信心的刺激,这一点在期货市场上表现尤为明显。但它对实际需求的提升并不明显,因为上文我们也提到了,这次的10万亿原本就是每年都有的投资,而且10万亿这个数字包含的水分太大。所以说,指望投资来拉动钢铁市场的需求是不现实的,钢铁市场要真正走出行业的寒冬,依旧还是要做好“内功”,比如说降产能、调结构、搞创新等等。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