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中国钢材价格走势预测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年以来,钢价除了在4月上中旬有过短暂的反弹之外,几乎是全程坐“高空滑梯”,跌跌不休;线螺等部分品种的钢价业已跌至8年来新低。市场又迎淡季,经济回暖也缓慢,且成本支撑远远不足,实在…
今年以来,钢价除了在4月上中旬有过短暂的反弹之外,几乎是全程坐“高空滑梯”,跌跌不休;线螺等部分品种的钢价业已跌至8年来新低。市场又迎淡季,经济回暖也缓慢,且成本支撑远远不足,实在不敢轻言涨势;但从细微的变化来看,笔者认为,钢价在今年夏季,总归还是会迎来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的,就看能否把握了。
6月下旬钢市将进一步夯实价格底部
进入6月份后,国内钢材市场去库存明显降速,周度库存统计数据表明,去库存幅度已经由此前的50~70万吨/吨大幅下降至20~30万吨/周,降幅在50%以上;但即便如此,钢价跌势却大有改观,市场钢价多数以弱稳为主,均价日跌幅在5元/吨以下;热卷等部分品种抗跌性明显增强,市场杀跌的意愿其实早已消失,且钢厂调价也多以平稳为主,并不支持下行。当前的窄幅震荡,只能说是在无奈的“呻吟”--上涨乏力,下跌不愿。
时间即将进入6月下旬,虽然尚有钢材供应抬头,但下游去库存也还在延续;特别是现货市场轻库存操作模式使得市场供求始终维持微弱平衡;因此,6月末虽是季度末,月底也有还贷、打款等阶段性资金压力,商家和钢贸商回款需求增加;或许会短期刺激商家降价套现意愿,但在跌无可跌的情况下,估计也只能做做样子,市场或许会趁此机会实现本轮钢价的底部夯实。
稳增长政策措施发力 钢市正在蓄势
在6月份下游钢市需求大幅下降,成本继续走跌的的大背景下,钢价反而企稳态势明显;说明我国的钢材市场环境正在向有力的一面转变。这些转变,多集中在政策、稳增长项目、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上。
高层对于经济“微刺激”态度的悄然转变。从春季的两会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转型、调结构成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给予经济增速回落更大的容忍度;高层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能再是唯GDP论;即便经济持续下行,仍强调不会搞强刺激政策。然而,若仔细梳理近期高层关于经济方面的讲话会发现,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高层的态度正在改变;力保国内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派出多组督查组赶赴全国督查微刺激政策措施的实施进度;约谈国内主要经济增长缓慢的地方政府一把手,连续定向降准,出台刺激外贸措施,增值税统一调整为3%增收等,微刺激措施也在不断的加码。
分析师指出,从大环境来看,党中央着力推行反腐,且尺度实属罕见,在这种大动作之下,就势必需要有经济的稳定增长来做后盾;一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7.5%年度目标已经成为事实,那么如何完成7.5%的年度目标,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就非常的关键词,以投资为主体的微刺激必须加码,否则难以实现,就钢市而言,蓄势正在进行时。
调整过后,7月钢价静待反弹
随着更多的微刺激措施的落实,实体经济回暖的态势已经明显;随着国家各项配套支持微刺激的政策措施落地,以及进入7月份后“梅雨”逐步趋弱,晴好天气增多;棚改、铁路等交通基建、城市基建、重大水利工程等微刺激项目施工进度必然要加快;另外作为耗钢大户的房地产市场,新房屋开工面积较之此前有较大的增长,预计在未来的两个月也将进入建设高峰期。钢材市场的下游行业已经摩拳擦掌的大规模准备着。
另外,成本底部震荡,继续深跌幅度不大。进口铁矿石等原材料市场也已跌至阶段性低位;特别是进口矿价格在2012年9月的底部遇到了较强的支撑;在这个关口,除了海外三大矿山盈利尚可之外,价格已经跌至多数二三线矿山的成本线,会遇到较强的成本支撑,目前国内部分矿山开工率已经开始回落;因此,虽然铁矿石库存高位,供应压力不减,但底部支撑较强,近两个月继续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将对下游成材市场逐步形成支撑。
其三,钢市供求关系弱平衡得以维持。进入6月后重点钢厂粗钢日产再破新纪录,但相应的中小型钢厂则因资金压、环保压力减产明显;因此总体产量不会明显增加;加上国内钢材出口屡创新高,预计夏季出口量仍将高位运行,继续缓解国内市场压力,因此国内市场钢材供求弱平衡还将得到保持。
总之,钢价底部震荡已久,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将逐渐调整到位;进入7月份后,随着晴好天气增多,微刺激项目加速落实有效释放钢材需求;而原材料成本得到底部支撑暂时丧失对钢价的下拉能力。钢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之后,蓄势待涨是大概率事件。
2014年6月份钢铁流通业PMI在收缩区间微降,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
2014年6月份总订单指数继续下降,下游需求减弱,但降速减缓
钢铁流通业PMI显示企业销售量下降,下游订单减少,采购意愿降低,但企业看涨心态转好,信心有所恢复,总体判断7月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减弱
相关机构最新发布显示,2014年6月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7.8,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显示需求偏弱,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从各项分指数看,6月份钢铁流通业PMI调查的10项分指数9降1升。其中,企业销售量减少,下游订单较弱,钢贸企业采购意愿降低,但企业信心不减,总体判断7月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减弱。另据测算,7月份粗钢日产水平预计有所下降,供给压力将略有缓解,初步判断7月钢价或将触底。
钢铁市场活跃度不高。6月销售量指数为44.5%,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仍处收缩区间,表明6月份钢贸企业销售量继续减少,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进入6月,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钢铁下游需求转弱,钢材市场成交清淡。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除西北地区有所回升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且均在50%以下。
钢铁下游订单较弱。6月总订单指数44.2%,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表明钢铁下游需求偏弱。其中,国内订单指数44.2%,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表明6月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用户的订单量进一步减少,下游用户需求较弱。出口订单指数48.3%,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相对趋好。
钢贸企业采购意愿降低。6月采购意愿指数48.0%,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不强,采购需求减少。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均在50%以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钢贸企业采购需求进一步缩减。从企业销售规模看,年销量50万吨以下的钢贸企业采购需求普遍减少。
钢贸企业信心有所恢复。6月走势判断指数47.4%,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9%的企业看涨后市,该比重较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有所恢复;60.7%的企业看平后市;30.2%的企业看跌后市。从区域看,六大区域走势判断指数除西南、西北地区有所下降外,其余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表明多数钢贸企业对后市仍充满信心。
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6月库存指数45.2%,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库存下降的企业(占44.0%)较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库存持平的企业(占50.7%)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库存增加的企业(占5.2%)较上月下降3.4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库存指数除西南地区有所上升外,其他地区库存指数均继续小幅下降。
从6月份钢铁流通业整体运行情况看,下游订单减少,终端需求偏弱,钢贸企业销售量减少,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从供给方面看,2014年6月上、中两旬中钢协预估重点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量约为183.53万吨,较5月份重点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量179.63万吨增加3.9万吨。据兰格钢铁供给预测模型粗略估算,6月份粗钢产量预计在6900万吨左右,粗钢日产回升,供给压力将有所增加;但随着7月份高温天气的到来,钢厂普遍将进行减产检修,7月粗钢日产量预计有所下降,后期供给压力将略有缓解。从需求方面看,进入7月,钢铁行业将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钢铁下游需求会进一步缩减。受下游订单较弱影响,钢贸企业采购意愿较低,7月钢铁市场需求景气减弱。从成本支撑方面看,受6月末钢铁原料铁矿石价格回升,钢坯价格企稳影响,钢铁成本支撑有所增强,钢价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从宏观政策面看,短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明显利好或利空。综合上述情况来看,7月份,在钢铁下游需求景气减弱,供给压力略有缓解,钢铁成本支撑增强的情况下,总体判断7月钢价或将触底。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