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钢铁业生态系统存畸形 地方政府充当保护伞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喊了十几年,出台的遏制产能增长过剩文件仅国家层面就达十余件,然而收效甚微。甚至,在国家在喊“去产能”口号下钢铁业出现了无序的扩产能竞赛,仅09年至2013年末,全国共…

 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喊了十几年,出台的遏制产能增长过剩文件仅国家层面就达十余件,然而收效甚微。甚至,在国家在喊“去产能”口号下钢铁业出现了无序的扩产能竞赛,仅09年至2013年末,全国共净新增产能总计3.75亿吨,达10.4亿吨。2003年,政府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当时产能仅为2.64亿吨。

  产能越压越增的现象全国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充当着钢铁的保护伞。时至今日,我们不去讨论新增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过久远。我们目前面对的是资产不良、管理水平低、企业产品结构差、产品附加值低、治污水平低的企业因市场竞争过程中将被淘汰,而地方政府干预下无法正常退出。我们分析,主要有两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之依托

 地方政府来源主要靠辖区内非国有大型资产或央属企业的税收。较其它行业相比,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此大规模资金投量及营业额度使其成为了当地的利税大户和支柱产业。近期发生的无法退出企业缴税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较高,个别企业达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70%左右,其退出后受伤最严重的便是地方财政。

  其二,就业岗位之依托

  钢铁业除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外,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而言,钢铁生产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最多,一个钢厂动辄便有上万人。以唐山市为例,钢铁企业工作人员达到了30万以上,间接参与钢铁的人员百万以上,依托钢铁生存的城市在国内还有很多。在各级政府严控就业率的情况下,如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地方政府何敢轻易触碰,甚至这些企业到了市场自由竞争被淘汰出局时,也会施以援手。

  自2011年钢铁业步入寒冬期以来,钢厂利润率急转直下,亏损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持续走低,部分钢铁企业萌生顺势退出之心。2014年一季度,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先后传出有钢厂破产的消息,然一番“风雨”过后,企业再度复产。这些死灰复燃企业设备虽不陈旧老化,但工艺水平、产品结构实属低端,正常市场竞争环境下早应“出局”的企业却再度复产。看似闹剧,背后却折射出了钢铁行业退出难题,似乎有两只无形之手将钢铁企业的退出之门紧紧关闭。

 

上一篇:【分析】钢铁贸易企业库存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
下一篇:钢市阴跌消耗利空 后市或逐步企稳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