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杜保清:2013年铁矿石价位预计在100-120美元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钢企亏损主因是铁矿石受制于人  2012年11月23日,在钢铁网举办的第八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矿产资源开发部副总经理,选矿高级工程师杜保清指出,目前我国钢铁…

 钢企亏损主因是铁矿石受制于人

  2012年11月23日,在钢铁网举办的第八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矿产资源开发部副总经理,选矿高级工程师杜保清指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大多数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市场缺少产业链上的战略调控能力:

  一是,没有相当数量的权益矿,也没有在三大矿山中参股,被三大矿山一步步逼上购买高价铁矿石的陷阱。

  二是,对国际资本炒作铁矿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由于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没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权益矿和战略调控力,一段时间更以为协议矿较现货矿便宜。此外对国际资本炒作铁矿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结果被三大矿山从年度协议演变到季度协议和月度协议,价格直逼现货矿。并且通过所谓的铁矿石价格指数定价,直接参与中国铁矿石市场的价格炒作。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背景下,不断推升中国的铁矿石市场价格。

  三是,西方金融机构是三巨头的大股东,其对矿业行业的影响,我们认识不足。

  三大巨头的经营资本中西方金融机构都占有相当比例的股份。如必和必拓集团前几大股东为:汇丰16.8%、JP摩根11.62%、 澳大利亚—基金9.41%、花旗银行13.23%。力拓集团前五大股东为:力拓控股28.19%、汇丰14.12%、JP摩根10.59%、澳大利亚—基金8.791%、花旗2.29%。欧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南美、澳洲矿业企业的投资目的非常明确:股东资本追求的就是高额投资回报,而不是铁矿石企业同相关产业的互利共赢。目前国际铁矿石供需关系并不紧张。铁矿石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问题是:我们习惯于用“中国需求、市场供需平衡、行业微利”与三大铁矿石巨头展开谈判,三大矿商一改过去与日本人谈判中依据供需关系和钢铁市场预测决铁矿石定价格的模式。闭而不谈铁矿石高价位是导致钢铁企业微利和亏损的主要原因。反而提出要“公司谈判更多考虑的是中国经济整体运行趋势,并非中国个体钢铁企业的经营困境。”很清楚,铁矿石年度订货一步步转向现货,铁矿石价格一步步走高,正是钢铁企业整体战略态势屡屡被动和铁矿石市场形势严峻的结果。对进口铁矿石谈判的被动态势和导致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出现严峻的形势,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和海运市场布局结构中,没有自己的国际铁矿石产业链建设布局;对国际垄断寡头没有战略影响力;对解决铁矿石进口问题没有实际战略调控力是根本原因。进口秩序混乱等诸多因素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这个根本原因中衍生出来的具体原因。战略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要标本兼治。不解决根本问题,市场秩序问题就很难解决。

  中国钢企一定要把上游产业链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近几年铁矿石谈判中大幅涨价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钢铁企业一定要把上游产业链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了这个战略调控能力,才能迫使三大矿商回到同中国钢铁企业发展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

  国际铁矿石过剩局面将到来、加快国内铁矿开发、中国企业进入铁矿石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等,都不能解决对铁矿石价格的控制问题。与石油不同,世界并不缺乏铁矿石资源,只是由谁去开发利用的问题.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刚刚开始起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的大钢铁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跨国公司,这正是中国钢铁企业的软肋。对于国际铁矿石、海运和钢铁市场的风云变幻,我们没有实际影响力。钢铁企业确实需要从未来国际化钢铁生产经营布局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发展战略上思考这个问题。
  走出去开矿要发展股份制,减少投资风险

  钢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重视模式创新。特别是关系到多方利益时,要实行战略投资者的股份制合作,要重视引进国内投资公司资金,也要重视融入当地资金投资。发展股份制减少投资风险。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都需要钢铁企业加快国际化经营布局的战略调整,抢占国际钢铁市场竞争的未来制高点。而这种战略调整的结果将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能力。

  铁矿石价格走低的三点原因

  我国2011年生产生铁6.29亿吨,消耗铁矿石10.49亿吨,其中进口6.86亿吨,占65.4%。2012年1-9月份生产生铁4.97亿吨,消耗铁矿石8.23亿吨,其中进口4.87亿吨,占59.2%。可见我国铁矿石资源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那么,铁矿石价格走低的诸多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有三点:

  一是钢铁企业受欧洲债务影响,经济发展缺乏动力,需求疲软及原材料价格高,生产成本高的影响,大多数处于减产或半停产状态,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减少;

  二是铁矿石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也是全球铁矿石进口量最多的国家。铁矿石进口量从2000年的不到7000万吨逐年增高,到2008年达到4.4亿吨,2009年猛增到6.27亿吨, 2011年6.86亿吨,预计今年将突破7亿吨。进口矿增加,虽然从质量和炼铁成本方面对钢铁企业有利可图,但是也助推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三是进口铁矿石库存量增高,2010年9月份库存7180万吨,2011年9月底9521万吨,2012年9月底9705万吨。

  2013年铁矿石价位预计在100-120美元

  受欧债危机及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钢材市场处于下滑通道,导致铁矿石需求快速下跌,今年8、9月份价格降至2009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尽管近期一些国际大型矿企纷纷宣布将重新审视其扩建计划,以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对业绩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过,世界三大矿商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对中国的需求前景仍持乐观态度,积极扩产,以继续从高矿价中谋取暴利。与此同时,新兴矿山不断崛起,试图从繁荣的铁矿石市场中分一杯羹,如澳大利亚的FMG等矿山。2012年~2015年新兴矿山新增产能为4亿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将可能从2011年的18.7亿吨增长至28亿吨,其中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预计从4.8亿吨增长至约10亿吨,巴西铁矿石产量预计从3.9亿吨增长至约6.7亿吨。全球铁矿石海运量也将从2011年的10.81亿吨增长至18.44亿吨,其中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预计从4.4亿吨增长至约9.1亿吨,巴西铁矿石出口量预计从3.4亿吨增长至约5.5亿吨。

  即使一些铁矿项目可能会被搁置或推迟建设、投产,但全球铁矿石市场仍然会经历供过于求的阶段。未来几年全球铁矿石市场呈现供过于求形势,对矿价形成下降的压力,铁矿石生产商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未来3-5年铁矿石市场会趋于比较稳定的合理价位上运行,即使有短期震荡,幅度也不会太大。从铁矿石和钢铁企业的利润分配方面讲,铁矿石价格维持在100美元/吨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2013年预计价位在100-120美元/吨。 
延伸阅读
上一篇:价格一改持续3周的上升态势 钢价跌幅扩大
下一篇:钢材市场重回供需基本面 资源短缺或难再支撑钢价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钢铁业 10月 继续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