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钢铁产能4年间暴增 宁让价格不让市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2011年实际产钢量已超过7亿吨,该思考距离中国钢产量的峰值还有多远了。9月1日,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如是称。    吴溪淳是在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作出的上述表述。当日…

 “中国2011年实际产钢量已超过7亿吨,该思考距离中国钢产量的峰值还有多远了。”9月1日,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如是称。

  

  吴溪淳是在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作出的上述表述。当日,这一论坛由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联合主办、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

  

  “钢铁产能过剩和钢材价格低迷是全球性的表现,未来中国要消化过剩产能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吴溪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悉,今年1-7月,全国累计粗钢产量41946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钢34876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小钢铁企业产钢7070万吨,同比上升14.1%。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粗钢生产能力由2007年末的6.1031亿吨上升到2011年末的8.6327亿吨,4年增加2.5296亿吨。而这4年间,铁矿石平均到岸价由88.21美元上涨到163.83美元,2011年每吨进口铁矿石价格比2007年上涨75.62美元,上涨85.72%,而钢材价格2011年与2007基本相同价位。

  

  在吴溪淳的眼里,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进口铁矿价格过高正是是当前钢铁行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9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664亿元(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23.85亿元),同比下降49.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358亿元,下降14.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利润249亿元,下降68.1%。“7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19.85亿元,主业亏损已较为普遍,一些企业甚至实行‘宁让价格、不让市场’的营销策略。”发改委发布信息称。

  

  对于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中钢协会长、首钢集团董事长王青海则概括为“伟大的产能、惨淡的市场、微薄的利润”。“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速下降、钢铁产能过剩、企业成本上升的矛盾不断积累,形成全行业亏损或微利。”王青海说,目前,国内仍有几百家钢铁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近年来反复淘汰落后产能,又反复扩大产能。

  

  吴溪淳对此深有体会。在当日演讲中,他向《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介绍称,根据河北省地方统计部门上报国家统计局的钢产量,国家统计局汇总后公布的2011年河北省产钢量16450.70万吨,河北省冶金协会统计的其会员(即重点冶金企业)2011年共产钢16691.03万吨,超出前者产量240.33万吨。

  

  而据了解,河北省冶金协会统计的钢企中尚没有包括首钢京唐公司2011年产钢688.33万吨和首钢迁安公司同年产钢818.39万吨。“你河北省的重点企业钢产量都大于全省钢产量,这说的过去吗?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时至今日,吴溪淳仍对此耿耿于怀。

  

  对于产能的疯狂攀升,吴溪淳直指2009年中央一揽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刺激。“国家4万亿扩大投资及刺激消费政策,使国内钢的生产能力不但完全释放,而且还大幅度减少钢铁出口和增加钢铁进口,在钢铁产量增加6700多万吨的同时大幅度的增加铁矿石进口,仅在2009年一年就增加进口1.84亿吨,导致进口矿价的飞涨。”当日,吴溪淳如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当日,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在论坛演讲中称,目前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大幅减少。究其原因,钢材价格大幅下跌,而钢铁生产成本下降幅度明显低于钢材价格的降幅。此外,由于企业资金紧张、人工成本上升等影响,期间费用继续增加,特别是财务费用同比增幅较大。

  

  值得关注地是,7月份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8月末TSI指数铁矿石价格跌破100美元/吨,报收99.6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0%。但7月份进口铁矿平均到岸吨价仍高达134.78美元,钢铁生产成本仍高于钢材售价。“1到7月份,一吨钢利润比去年下降了1000块钱(市场价),根据钢企实际销售结算的价格,每吨同比下降了578元。”屈秀丽测算称。

  

  在论坛期间,有不具名钢企高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钢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既无法有效控制原料成本的上涨风险,也无法及时应对下游需求的急剧萎缩,降成本是我们化解危机见效最快的应对之策”。

  

  吴溪淳则建议称,钢铁行业要脱困,必须在打造两个竞争力新优势上下功夫:一是加快培育和打造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和成本为核心的产品竞争力新优势。二是加快建立从占有资源到产品加工配送和服务介入终端客户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新优势。

延伸阅读
上一篇:盘前预测:重庆热轧小幅下跌
下一篇:中国钢市必须经历涅槃重生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钢铁 产能 年间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