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钢实施“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水钢实施“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 编者按: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地处西南落后山区,地理交通极不便利,尤其是没有稳定的铁矿石供应链,大量依赖远距离…
水钢实施“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
编者按: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地处西南落后山区,地理交通极不便利,尤其是没有稳定的铁矿石供应链,大量依赖远距离的进口现货贸易矿为主,成本先天劣势非常突出,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产能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作用逐步显现,上游主要原燃材料资源供应日趋紧张,采购价格持续上涨,而钢材产品总体供大于求,钢材市场竞争激烈,在国内钢铁行业、经销商集中度不高条件下,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争夺市场的局面不可避免,价格竞争从根本上来讲也就是成本竞争。为弥补成本的先天劣势,水钢打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成本管理思维,立足内部深挖潜力,对外追赶先进,实现成本管理与外部市场及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降低成本的管理新路——“对标升级”。
一、“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的内涵
按照“强化全员理财意识,牢固树立全
方位、全过程、各环节理财”的公司理财理念,实施低成本发展和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牢牢抓住成本“牛鼻子”,抓好成本全过程控制。在原已建立的实物形态及静态、事后的“对标升级”工作体系的基础上,深化价值形态分析,从量化、价值化的角度设定“对标”指标,把是否有利于降低成本作为选择“对标”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检验攻关成效的评价标准,将“对标”指标作为产品成本的重要构成项目进行管理,从数值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借助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从价值形态进行剖析,横向对比同行业先进指标,纵向对比企业自身的优秀指标,分析原因、查找差距,找出成本控一制的“关键点”、“着力点”,细化和扩展“对标升级”指标体系,由制造成本控制延伸到采购及销售各环节,贯彻落实公司价格领导小组每月例会精神,强化成本的全过程参与和动态控制j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体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zongg/ad.asp?i=15"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二、“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的构建和实施
1、建立健全“对标升级”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
(1)提升管理高度,强化管理力度
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公司财务处为办公室,销售分公司、原燃料分公司、进出口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机动处、生产运输处为成员单位的公司价格领导小组。综合提炼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信息,时时分析市场行情,按照年初预算目标,结合当前状况制定阶段性攻关指标,将“对标升级”工作纳入过程控制,促使“对标升级”工作从广度、深度上发生重大变革,为快速反应、快速决策、集团化作战、“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搭建了科学有序的管理平台。
价格领导小组每月初定期召开价格例会,分析上月市场情况,总结上月工作,研判市场走势,做出工作部署。会议首先听取成员单位的工作汇报,价格小组办公室分析和总结上月生产经营及例会决议执行情况,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思路;会议在总结分析上月工作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由办公室责成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处理落实,在分析、预测市场走势的基础上,确定下月大宗原燃材料的采购限价和产品销售限价,提出当月市场运作及生产组织指导思想,并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组织,理顺生产物流、消除工序间衔接不到位现象,构建和谐的物流保障机制,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整合部门效应,为生产的稳定、顺行和各项指标的不断攀升创造条件;以价值管理为中心,量化分析生产经营中各项指标波动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度,加强过程控制,寻找变化规律,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2)明确目标、加强攻关、抓好两头、控制过程,构建纵向工作网络
以集中力量攻打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管理为主线,把“对标升级”工作作为公司降低产品成本、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成立以主要分管副总经理为组长的营销专业攻关组、降低消耗专业攻关组。
营销攻关组办公室设置在公司财务处,以销售部门、物资采购部门及生产运输处为主要成员,主要职责是结合市场及生产需要,紧贴市场运作、优化资源配置、规避市场风险、捕捉市场商机,围绕公司攻关目标及价格例会提出的限价目标开展工作,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加强市场培育和研究开发,合理组织生产所需的各种原燃材料,形成采购满足生产、生产适应市场的信息和价值链,切实保障生产的稳定、顺行,实现过程的降本增效。
降低消耗攻关组办公室设置在生产运输处,以钢铁主线生产单位为主要成员,主要职责是结合设备能力、生产技术条件、质量状况等各种因素,统计分析影响指标升降的主要原因,寻找规律、规范操作、制定控制措施,围绕攻关指标,扎实开展关键工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攻关,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标控制原则,要求各单位(部门)按指标属性成立具体指标攻关小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两个攻关组下属成员单位按照攻关目标分别成立了本单位(部门)的指标攻关小组,如炼铁厂的入炉焦比攻关小组、高炉喷煤攻关小组,炼钢的钢铁料消耗攻关小组、转炉煤气攻关小组,原燃料分公司的煤炭采购攻关小组、矿石采购攻关小组等,每个攻关小组根据攻关目标制定攻关措施,每月召开攻关工作总结分析会,并形成总结分析报告。
(3)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和保障机制
围绕“对标升级”工作和攻关目标,规范了产品销售价格、进口矿石采购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形成重大事项的审批及审定程序,明确攻关组考核办法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对标工作的有序开展。
2、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对标升级”指标体系
(1)合理选择对标指标
指标设置紧紧围绕“成本、效益”展开,对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增设指标值,弥补了以前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如烧结工序设置“烧结矿加工费”、炼铁工序设置“铁水加工费”、炼钢工序设置“普碳坯加工费”等工序指标,指标设置既体现管理的导向作用,又能与成本控制紧密结合。同时,精干指标内容,对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进行梳理,取消了过去一些定义不清、可控性差、标准难以取定的指标,如“采购总支出”、“百元产值辅料消耗”、“百元产值备件消耗”等指标。
(2)科学确定对标指标值
综合考虑公司现有的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管理手段、地域环境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科学设定指标值,促使指标值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第一,充分认识公司现实水平和潜力,对比行业目前发展平均水平及先进水平,选择性地制定赶超先进水平的指标值。其中“入炉焦比”指标值设定为398kg/t,“钢铁料消耗”设定为1 088kg/t,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第二,根据地域环境特征,调整可比对象。2007年对“炼焦煤采购成本”、“生铁采购成本”、“废钢采购成本”等指标由以前对比涟钢同期采购值调整为对比昆钢,指标值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
第三,指标设置紧密联系公司的预算方案,指标值设置更加具有实践性。如“工序加工费”、“单项费用指标”等指标的设置严格按照年初预算目标制定,为完成年度预算及分析节超支原因提供基础。
(3)全面统筹、系统思考、围绕目标、明确质量标准,建立工序保障机制
充分考虑工序之间的衔接及影响关系,明确“炼焦煤采购灰份”、铁水“硅素”含量、铁矿石品位等方面结算标准,明确工序职责、建立工序保障制度,确保对标指标及公司整体全面完成。
3、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着力点”,锁定成本控制目标
(1)坚持算为管用,管、算结合的成本核算原则,调整工序产品成本核算项目,指定数据走向,将对标指标纳入公司的成本核算系统,规范对标数据的计算口径和统计口径,实现对标指标从数值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
调整炼铁“入炉焦比”消耗量的核算口径、规范考核办法,解决长期存在的焦炭数据口径差异;进一步细化炼钢工序成本核算,分别就新老系统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同时将成本表中的“生铁消耗”、“废钢消耗”划分为外购和自产,与对标口径相对应;统一轧钢厂的物料编码保持与内部价格的物料名称相同等方式,为价值分析创造条件。
(2)借助管理会计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相关指标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重及影响度,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着力点”。
采用管理会计中的因素分析法,将成本核算的结果按指标构成进行因素分析,计算出对标指标在工序成本中的价值比重,并对其单位影响额度进行测算,准确定位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采用量本利分析法测算企业的成本保本点,销售价保本点、原燃料采购成本保本点,制定阶段性攻关指标,寻找成本控制的“着力点”,上下游互动,指导市场运作和生产组织,确保全年目标的如期实现。
(3)强化价值分析,寻找因素之间的变动关系,测算各项指标值的变化对工序成本的敏感性分析,创建经验数据库,并时时进行修正和更新,以此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对指标实施动态跟踪分析。
4、依托钢协“对标升级”平台,广泛收集相关钢厂的指标信息,横向对比国内外行业先进指标,纵向对比企业自身的优秀指标,查找差距、明确工作方向。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及行业动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抢抓市场“商机”
(1)积极参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的行业成本对标、产品销售价格对标、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对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标等工作,加强与钢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互换,及时掌握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产品结构、销售区域、成本水平等各种信息。
(2)充分利用好、使用好收集的信息资料,建立规范的信息对比资料库、逐月进行产品成本、采购成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比较,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3)针对国家对出口钢材、钢坯加征关税政策调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合理分配产品在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根据对国际矿价等主要的燃料价格的走势分析判断,合理组织采购资源,努力抓住商机创效。
5、巩固和稳定达到的指标不后退,未达到的指标尽力追赶,建立“对标升级”式成本控制的长效机制,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发扬敢于自我加压、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贯彻理财理念,强化全员成本意识,抓好成本过程控制,坚持不懈走“对标升级”式管理之路,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构建公司成本控制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
水钢发展历程和固有劣势的客观存在,要求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内部挖潜,创新成本控制方法,以适应市场变化,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将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与成本管理紧密结合,梳理业务流程,构建和完善产、供、销的价值链,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各项经济活动必须树立成本意识,成本管理必须结合生产实际来制定控制措施,形成各环节的联动效应,并不断进行知识互补和交流,才能实现全员成本管理的效果;随着生产工艺变化和公司管理客观需要,不断改进成本核算的相关方法。
(3)在成本控制上逐步建立和制定生产资料的标准消耗和产品标准成本。
打破常规思维逐步制定公司理想的标准成本,坚持“创效提奖”办法,以标准成本为目标并不断超越,消除以前成本管理中达到成本控制目标后失去努力方向的弊端。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邯钢应用VMI理论实施备件辅料零库存管理 下一篇:企业管理重在增强执行力